市规划编研中心成立五年来,始终秉持着“打造全国一流编研中心”的目标,在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保障规划高质量实施等方面深耕细作,逐步构建了一套“实践、探索、交流”全流程的业务管理模式,为国土空间规划高质量实施做好技术保障。
实践是项目落地的基石。为落实自然资源部要求,做好国批、市批重大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批,规划编研中心负责组织各区开展总体规划符合性数据库制作并完成数据质检,保障项目数据符合“三条控制线”及建设用地规模管控等要求。为提高效率、确保数据质量,中心主动服务,制作标准数据库,积极与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沟通,协助各区分析数据质检错误并提出解决方案。自9月6日自然资源部视频会后,已完成近150个项目的规划符合性数据库审查任务,保障了民航大学等一系列重点项目用地审批。
探索是改革创新的驱动。在推动各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重大项目规划符合性审查工作中,中心配合市规划资源局开展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管理的探索实践,充分运用国土变更调查、用地审批等管理数据,对10个涉农区提交的成果数据开展数据基础、控制线关系、规模指标等7个大项、12个小项的多维度技术审查,基于ArcGIS工具模块编程审查任务,实现“人工+智能”的高效审查手段,经过50余批次的审查,确保了各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图及时纳入“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全面支撑各项规划核查工作。
交流是拓宽视野的途径。中心打造“D&P大讲堂”和“规划资讯月报”两大品牌,促进业务知识交流。安排一线业务骨干结合当前城镇开发边界管理要求、建设用地指标分解等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传导重要内容,通过“D&P大讲堂”的形式进行经验分享和政策讲解,促进中心各项业务交流融合;认真梳理国家层面关于建设用地管理模式的改革要求,提出我市开展城镇和村庄建设用地管理的创新思路,通过“规划资讯月报”提供市规划资源局作为决策参考依据。
市规划编研中心通过“实践、探索、交流”全流程的业务管理模式,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提升业务水平,加强前瞻性、战略性研究,贯彻落实既要“善作”更要“善成”的指示要求。
(来源:天津市规划资源局官方微信公众号)